得益于經濟加快恢復,全球貿易最近出現一波強勁增長。(本文內容版權歸屬聚展所有,未經同意,禁止轉發)
據日本最新數據,日本5月出口額同比大增49.6%,連續3個月增長,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也有7%。其中,對美國出口增長87.9%,對歐盟出口額增長69.6%。由于中國對半導體制造設備、汽車及原材料的需求旺盛,日本對華出口增長23.6%,連增11個月,中國繼續穩居日本最大出口市場。
韓國6月前10天出口同比增長40.9%,其中乘用車出口翻了一番有余,石油制品、半導體出口增幅也都在30%以上。
貿易復蘇不僅限于亞洲國家。美國4月出口額達2050億美元,環比增長1.1%。其中,對華出口商品出口額達131億美元,環比增長8.3%。德國4月出口同比增長47.7%,進口增長33.2%,貿易順差為155億歐元。英國4月出口同比增長9.3%,環比增長2.5%。
在中國,5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6.9%,增速比上月加快0.3個百分點,比2019年同期增長20.8%。官方稱,1-5月中國進出口、出口、進口同比分別增長28.2%、30.1%、25.9%,均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。
本輪貿易增長與全球經濟從疫情危機中加快恢復有關。由于疫苗接種進度加快,歐美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出臺,少數主要經濟體復蘇勢頭強勁,不少國際組織和機構上調了對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期。
世界銀行在最新一期報告中預計,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5.6%,迎來80年來最強勁復蘇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判斷更為樂觀,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將增長6%,比1月預測值上調0.5個百分點。
分析人士認為,隨著全球需求走強,主要發達經濟體放松對人流和物流的管控,加快對外開放,貿易高增長態勢還將持續。?